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01|回復: 2

[分享] [转贴][金粉世家]VS[京华春梦]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2-18 12:35: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金粉世家]VS[京华春梦]

 文/宇治桥姬

最近重读[金粉世家]细细品位后发觉此书也确实可以算的上一部力作比起一般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来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高出许多。
作者通过豪门中一段地位悬殊的婚姻比较真实细腻的勾勒出了民国初年的众生百态。
小说从开头‘朱门忆旧热泪向人弹 ’这个引子就可知道金燕西与冷清秋的婚姻必然是一个悲剧收尾。
金燕西因为惊艳‘素女’的风姿,开始装模作样扮成儒雅公子去接近追求冷清秋,而冷清秋这时完全是被金燕西的外表所蒙蔽了对金燕西的真正的性格以及本质没有看清楚的情况下就嫁给了他。这样婚姻从开始就存在中先天不足,婚后逐渐失去新鲜感金燕西无法适应冷清秋生活习性而冷清秋一面无法适应豪门生活另一方面在看到金燕西真实面目以后更加无法与之相融合。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婚姻不可避免的要失败。
如果说这场婚姻失败的根源在那里那么除了观念门第这些问题以外,作为这场婚姻受害者冷清秋同样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才女对价值观和人生观往往存在着过多的理想化色彩,但当理想和现实不相符合时,当发现‘自我’和‘他我’难以融合在一起时,她们的孤寂和悲怨也就随之而来。在这种情况下,琴棋书画更多的产生了负面效应,所谓‘曲高和寡’。当然无知无识固然是一种不幸,但当她所具有的才华和知识超越了对方可容纳的空间时,才华和知识便会对她的家庭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冷清秋就是如此。
下面我来比较一下两版[金粉世家]:
场景:
[京华春梦]的场景古典味十足,很有一种世家气息当然拍这样的豪门戏对香港人来说实在太简单了,因为那些本身就有不少‘金粉’世家可以去参考借鉴。
[金粉世家]服装上做的很考究[在服装方面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唯一的遗憾是穿衣服的人没有能衬托出服装的美丽来,而是要服装为她们增加气韵]。场面做得很大,但总感觉现代感太重,房间新得过分实在不像一个老世家的房子。

情节:
[京华春梦]在情节上浓缩了原书,把故事主要都集中在两个主人公的身上,而且对原书做了不少改动,两人的婚姻的失败不在是原书所要表现的‘齐大非偶’的悲剧,而是由于误会和外人居心陷害而造成的。但编导水平很不错,改编的很完美,特别是最后沦为逃犯金燕西终于再见到冷清秋并最终得到了清秋的原谅死在她的怀中,悲中有喜的结局是深深的打动了观众使观众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在描写豪门内部的勾心斗角,人世间的炎凉世态方面虽然篇幅不多但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起[京华春梦]的浓缩,[金粉世家]则是按照原书一般洋洋洒洒什么都要表现出来,但从头看到尾后发觉它什么也没有讲清楚,想表现官场斗争但说了半天,也不知道白雄起是如何陷害金总理的,而最主要的是冷清秋开始为何会爱上金燕西呢!没有说出原因来,让人觉得两人的发展实在太E时代了,至于为什么婚姻失败,编导只是照书上告诉别人是‘齐大非偶’的原因,但却没有交代清楚矛盾是如何产生了。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矛盾。至于编导自己加上的情节更是多余可笑的很。特别是开头金燕西的表现完全是个衙内,学校教书更是笑话一场。古文课里[诗经]明篇变成了歌词,真不知道是编导文化水平低还是编导以为观众水平低,只有改成白话文大家才能看懂。小怜与春江的爱情到是说清楚问题的所在了,可是实在没有什么新意看后根本让人感动不起来[画蛇添足之笔]。

音乐:
应该说两版的音乐做得都很好,与剧集想要表现的内容很吻合。
[京华春梦]的主题歌悲呛哀凉,听后令人有撕心裂肺的感觉。
[金粉世家]的主题歌古雅大气,听后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与气韵原书十分吻合,主题歌做得比剧集有深度多了。


细节:
港剧在细节的表现上一向都是强项中强项,内地跟他们相比差得就太多了,[金粉]这部剧在细节上的不足就太多了,而几处唯美化的渲染我觉得除了花店遇到冷清秋那段外,其他的表现得实在很不自然。至于校园内挂红幅求爱还写上英文,天!冷清秋可是古典才女。符合点现实吧!

演员:
首先说,我一直觉得汪明荃的冷清秋我一项觉得年龄偏大,面部线条太过刚硬。但其演技确实很不错在加上本身气质就很有书卷气。虽然她不是我心中冷清秋但我还是能接受这样冷清秋。
刘松仁的金燕西也有和汪明荃同样问题,但看后基本上能接受。
而董洁的冷清秋感觉实在是太小太稚嫩,完全是一个孩子,实在不能让人接受这就是冷清秋。
陈坤的金燕西油气太重,动时当作表情都夸张了些。静时到还可以接受。
刘亦菲在里面的表现就实在太差了,看外貌越看越不好看,看演技就根本不存在了。
寇正海和吴竞不如[京华]里的沉稳大气,特别是寇正海动作表情除了做作还是做作。
其他演员两个版本都还不错,感觉新版的三个少爷的选择上更好些。

另外港版没有采用[金粉世家]这个名字,所以它如何篡改都不为过,而新版既然打出了张恨水的旗号来,那么就不应该随意的改动其内容更不应该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原书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如果嫌人家不好的话干脆自己自立门户好了,
就我感觉,新版的[金粉世家]就如一个披着华丽锦缎的骷髅,只有框架没有血肉,所以无论锦缎多华丽没有血肉的作品永远成为不了精品。
發表於 2006-2-18 13:07:52 | 顯示全部樓層

Re:

这篇文章我也看过。作者就他的感觉分析的不错。对于两个版本的我都没有时间细细品味,对于作者的观点不能妄做评价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2-19 22:01:05 | 顯示全部樓層

Re:

     我没看过大陆版的电视剧《金粉世家》,只是看了一些剧情介绍。但是张老先生的原著《金粉世家》我倒是看过,刘松仁的《京华春梦》也看过。
     总体来讲,我很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除了作者认为刘松仁饰演金振西和汪明荃演冷清秋一样年龄偏大这一项。汪明荃的年龄确嫌稍长,而刘松仁当时虽然年届而立,但看起来还是很年轻的,也就二十岁出头的样子,演金七少爷完全说得过去。这毕竟是演戏,难道十七八岁的人一定要十七八岁的演员吗?那太难了。
     至于说到剧本改编,《京华春梦》毕竟是港剧,而且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剧情设计上未免流于港剧俗套。但人物刻画都很成功,而且最终结局振西浪子回头,获得燕秋谅解后死去,虽是悲剧,但却是结局最好的一个。大陆版电视剧《金粉世家》不是很熟悉,但仅看柳春江与小怜的爱情故事改编就不是很成功。虽然悲剧收场很感人,但柳君堂堂七尺男儿,竟然为一段情病死,未免让人难于接受。其余地方因为基本上按照原著,所以不作过多评论。
     就作品意义而言,自然张老先生的原著更具有现实意义。毕竟两版电视剧都过于戏剧化了,包括人物的刻画,也未能如原著一般真正写出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真实面目。但说到男主人公,愚见以为倒是刘松仁塑造的金振西人品算是最好的一个,虽然也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但后期家道中落後能够立志重振家声,最终浪子回头更是难得。而小说结局振西病重死去这一悲剧结果可以说为这部作品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小说《金粉世家》中的金燕西则是最令人厌恶的一个,我对此人可说没有丝毫好感。
     我对港版《京华春梦》还有一处甚为不满意,就是对主人公改了名字。或许这也是港剧商业化的考虑,为了多数观众可以接受。不过个人意见还是以为原著中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名字很不错。




---此回复由胡不粲在2006-2-19 22:12:20编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