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容情》,这部九十年代香港超经典之作,和《八月桂花香》一样,在我心中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这部电视剧融和了亲情、友情、爱情、权利、富贵、凶杀、法律、商业等等等等当代香港想向观众展示的一切电影元素,在华语影视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里头演员阵容强大,黄日华、温兆伦、周海媚、刘嘉玲、苏杏璇、商天娥、关海山等,都是当时的一线演员(连罗嘉良当时也只能做个跑龙套的小角色)。特别是温兆伦的表演,当时我心里那个恨啊……真是将丁有康这个反面角色演到极至了。这部戏也被我认为是香港电视的颠峰之作。
前阵子在四月征文活动中,rachel0131斑竹也提到了剧末那个红皮鞋的话题,勾起了我好多的回忆。当时该剧的结局一直是人们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个红皮鞋的女主人,究竟是倪楚君还是有健的妹妹陈少玲??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妈妈、妹妹、爷爷(已逝)、二叔是认为是倪楚君,感觉那时候只有少数几个人赞同我的观点,认为是陈少玲。现在我罗列一些我所知道的反对(我)方提出的看法,以及我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反对方意见:1、剧情不止一次的说两个人的命运是极其相似的,即阿健还活着,所以楚君也还活着。
2、楚君回到了香港,也回到了教堂里,却仍旧不肯原谅阿健。
3、楚君将诀别信留给阿健,不愿意看到他等得那么痛苦想让他放弃。
我的看法:1、要记得,剧中总共有三个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除了阿健和楚君,还有一个杨柏祖,好几年前他不是还在奚落阿健的无能么?——那么在最后,阿健撞车受伤同日,杨柏祖也由于事故死去——既然报中说三个人的命运极其相似,那为何杨柏祖已死,而阿健却没有?而楚君也不可以死?于逻辑说不通。
2、剧中最后楚君告诉阿健他很想念他,很想回去(阿健也才兴奋得一早就到教堂里头去等候),此时距离她离开阿健去肯雅已十年有余,与情于理,她也应该早已原谅了阿健,况且她孤身一人在非洲救助苦难孩童是非常寂寞的。如果说她是回到香港并去到教堂里了,却还是不肯见他不肯原谅他,那么我觉得非常的牵强——要么就一直在肯雅不要回来直到老死,要么就回来香港与阿健团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她想要回来却已办不到了——遇肯雅大地震身亡。
3、楚君这十年来虽在肯雅却一直与阿健保持联系,她还常常寄她自己说话的录音带来给阿健,阿健从来也没有忘记过她,从未再娶,她该知道他是会一直等着她直到她回来的,所以若说她想让他放弃希望,嘿,这大概是不可能的吧。要放弃十多年的时间难道还不够么?因为阿健在剧中是个用情专一的人。
综上所述,我认为那个穿着红皮鞋的女子应该是陈少玲而不是倪楚君,阿健生日之前接到楚君的电话,楚说她在外十年,很想念阿健,很想回家,那么如果不是因为事故丧生,她应该不会到了教堂里而不和阿健相见,所以应该是阿玲不想再让大哥伤心而将信放在他怀里的。而楚应已丧生——结尾阿健喊着楚君冲出教堂,画面定格,响起王杰的《几分伤心几分痴》:“哭泣声绝无意义,它不会扭转分开的心意,梦似是失去收结一首诗……”,真是感人至深,完美无瑕!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分析透彻,论述清楚,奖励坛币188
---此帖由rachel0131在2006-4-4 13:23:15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