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因緣劇集與主題曲介紹 (2002年10月修訂版本)
啼笑因緣的介紹早於2002年3月19日於流金歲月電視版上傳,這亦是當時第一篇以分享形式介紹當時重播的1990年前的電視劇集.應不少人的要求,現更新一些當年首寫時不足的資料,並重新將介紹連圖片再送多一次.當中雖然不會將之前分享過的主題曲視頻重新上傳,但亦會上傳一個之前沒分享過的啼笑因緣主題曲視頻,下面將會介紹.
劇集 啼笑因緣

年份 1987年6月首播
集數 25集,每集1小時
片種 民初片
劇集介紹 家傳戶曉的長篇小說"啼笑因緣",是民國時期著名作家張恨水於二十年代的經典著作,以笑中帶淚的戲劇形式,例如劇中男主角為富家子弟,有次去逛天橋,認識劇中女主角在天橋在賣唱,並子細描述旁邊各人賣藝裏多姿多采的生活,帶出當年百姓人家如何過著表面快樂實有辛酸的生活,男女主角因為身份問題令感情波折重重,最後更以一個大帥逼女主角為妾為結,以暗示對民國初年各路軍閥橫行的劣行.

新瓶舊酒
在影畫戲角度看,"啼笑因緣"是大受編導歡迎的作品,三十年代已被開拍成為無聲電影.還要由昔日中國著名女演員胡蝶演劇中女主角.在香港,啼笑因緣在五,六十年代亦十分流行,先後拍過三至四套電影,有黑白亦有彩色電影,曾由多位當年著名的男女演員參演的,而電視劇方面,亞視這個版本只是追隨者的角色而已,真正第一次在"公仔箱"放映的啼笑因緣,是1974年無線電視劇集版本,當年藉啼笑因緣裏仙杜拉主唱的主題曲,正式開創劇集要唱主題曲的風氣.而當中女主角更是由當年年輕貌美的李司棋演劇中女主角,即使已近三十年的今日,仍被老一輩電視迷銘記於心.

正因為這個情況下,亞視因為無論在人力,資源與拍攝嚴謹程度,明顯有少許不及多個先輩版本,加上實在是開拍過多,加上時代進步,不是每位觀眾均受落,所以在1987年首播時,反應只是平平.不過,我則覺得這片子仍富有價值的地方,主要是劇中陣容是以不少人仍喜愛的經典黃金拍檔劉松仁和米雪主演,二來劇中亦繼承啼笑因緣裏有唱歌的環節,而且更是出現五個不同的唱歌版本.
演員客串唱主題曲
由1985年柳影紅離開亞視改投無線,至1988年羅文由無線轉投亞視期間,總共有三年時間沒有具知名度的歌星於亞視出現.而當年有一個規矩,就是與無線電視簽了歌星合約的歌星,不可以在亞視出現.基於當年所有知名的歌星都要上電視,所以全都與無線有合約在身...

那麼當中的劇集主題曲怎辦?於是啼笑因緣這類劇集則需要找劇中演員客串唱主題曲,這套片子於是便邀請了劉松仁和米雪主唱劇中共三首歌曲,這相信亦是松米配罕有地在劇集裏唱歌,雖然不太好聽,但富有意義.
監製 李艷芳
劇集主題曲
亞視版本的啼笑因緣一如以往,劇中有多首歌曲,由於全部沒有發行過唱片,而且極少人還記得,所以看起來反而珍貴起來.劇中共有五首主題曲和插曲先後出現:
   
啼笑因緣主題曲 (宋遲 作曲 鄭錦富 填詞 梅愛芳 主唱) - 於2-11集片頭出現
   
啼笑因緣插曲十八摸 (關聖佑 作曲 鄭錦富 填詞 梅愛芳 主唱) - 於21集劇中出現
   
啼笑因緣主題曲 (宋遲 作曲 鄭錦富 填詞 劉松仁,米雪 合唱) - 於12-25集片頭出現
   
啼笑因緣主題曲 (宋遲 作曲 鄭錦富 填詞 米雪 主唱) - 於第3集劇中出現
   
啼笑因緣插曲 (宋遲 作曲 鍾繼昌 填詞 劉松仁,米雪 主唱) - 於第13集劇中出現
劇情 大約一半依照原著劇情,一半有少許自由發揮成份.是講述一個富家子弟樊家樹一次巧遇窮家賣唱女沈鳳喜,可惜緣慳一面,只見她束辮的背影,結果朝思夜想見這個背影中的少女.同時間,樊家樹亦在一個場合遇見好性的富家女何麗娜,他們不久成為情侶.不久後,家樹一次去天橋遊訪時,見回在賣唱的沈鳳喜,樣子與何麗娜長得極似.後來,何麗娜一次因為好性心強而令樊家樹不喜,於是決與她分手,與沈鳳喜一起,何麗娜初時用手段欲討回樊家樹的歡心,可惜最後不果,默然離開這個愛情傷心地.
樊家樹深愛純真善良的沈鳳喜,給錢她讀書完成心願,鳳喜亦深愛家樹,一對情人曾有快樂的日子.可惜最後來了一幕大帥逼婚,全因沈鳳喜的三叔愛財又怕事,於是出賣她予好色且暴力的大帥.樊家樹有礙被強權所挾,不快地要了結與鳳喜的愛情,最後雖然成功救出鳳喜,可她已被虐打成瘋,二人雖可在一起,唯獨悲劇收場...
劇集人物介紹

劉松仁 飾演 樊家樹
當年已三十多歲的中生劉松仁,多年來都以逐劇計形式為亞洲電視拍劇,雖黃金期已過仍有不錯的演出.
劇中演男主角樊家樹,是一個斯文有禮,不愛做生意卻鍾於愛情的男仕,不過嫌演出比較平凡,沒有甚麼突破.劇中在他身邊發生了三段愛情.

米雪 飾演 沈鳳喜
八十年代中亦多以逐劇計形式為亞洲電視拍劇,亦多次與劉松仁合演情侶,成為佳話.啼笑因緣以後,米雪參演的亞視劇集亦比以往的多.
劇中演女主角沈鳳喜,之前的版本有太多著名女演員曾參演過.當年已達三十歲多點的米雪在演沈鳳喜的早期造型時比較不像樣,畢竟真的難以單用演技可以表達少女的純真.不過後期改為短髮造型後則好一點,劇中整體上還可以,不致失去原著賣唱女的純潔柔弱的性格.

米雪 飾演 何麗娜
一如昔日多套版本的啼笑因緣傳統及忠於原著,除非可找一對孖生姊妹演出,否則多是由演沈鳳喜那位女演員兼演性格及打扮完全相反的何麗娜.
米雪結果在劇中再度成為第三女角,演出任性卻動情的富家女角色,由於打扮比較成熟及言談間比較似真實的米雪,所以演出看起來會順眼一點,不過何麗娜的戲份明顯比沈鳳喜少.

苗可秀 飾演 關秀姑
苗可秀在八十年代中參演過多部亞洲電視劇集,是她演藝事業較晚期的作品,不過從樣子看來雖不再是七十年代美絕電影圈的武打女星,但亦看不出是已經年屆三十有五,比米雪更年長.
劇中演賣藝者女兒秀姑,第一集一出場便與范家樹相遇,一見鍾情,唯有礙自己出現寒微,不願說出心低話,後來見家樹深愛鳳喜,傷心欲絕走向佛道,經家樹安慰下才回復心情,最後幫助家樹救出鳳喜.演出機會不多,但表現不錯.

湯鎮宗 飾演 沈國英
湯鎮業弟弟湯鎮宗是電影圈出身,八十年代中開始成為亞視基本藝員,參演過不少劇集,不過始終紅不起來的.
劇中演年少有為,成為大帥助手的沈國英,對何麗娜一見鍾情,唯麗娜始終喜歡樊家樹,所以始終無花不果.不過,後來與樊淑宜成為一對,唯因為他仍深愛麗娜,被淑宜看見,最後變成悲劇...

李嘉玲 飾演 樊淑宜
亞洲電視八十年代中二,三線級女藝員其實亦不少,其中李嘉玲以年青純情少女形象為主,也參演多套亞視劇集,唯記得的人太少,所以第一次介紹時沒有說她有份參演.
劇中演樊家樹的堂妹,初期是純真的女學生,後來有一次被沈國英所救,對他深存愛意.當何麗娜離開往外國期間,他們終可成為夫妻,可惜眼見沈國英在何麗娜回來後仍對她一往情深,傷心不已,最後病死.

陳彩燕 飾演 雅琴
與李嘉玲一樣是二,三流亞視女藝員,但出道及經驗遠勝同級藝員,因為她是與葉玉萍,麥翠嫻,徐寶鳳等同期,可惜星運遠遜於她們,在亞視效力了大約七至八年左右,也是不紅不黑,這或者與她的演技普通及樣子特殊有關.
劇中演天橋謀生的孤女,自小與師父(蕭山仁 演)生活.第二集劇情裏已被大帥選中為大帥愛妾,性格剛強不屈,不甘被大帥夫人欺負,於是聽從師父獻計害死大帥夫人,後被大帥發覺,種下被虐的禍根....演出尚可啦!

張錚 飾演 關壽峰
自從1983年再向虎山行後,六十年代老牌演員張錚亦加盟亞洲電視,他演出的劇 集很多,不過演出較重要的角色不多,啼笑因緣裏的戲份已經算是較多了.(將來介紹的1989年劇集皇家儷人更多且有點代表性)
劇中演江湖賣藝人仕,有女名秀姑,雖窮但正直,不受有錢人恩惠但愛結識有義之人,所以與樊家樹以好友自居,曾助家樹救鳳喜出來,可惜最後被大帥殺掉了.

伍永森(右) 飾演 沈三
伍永森在亞洲電視日子亦很長,唯多是間場配角,本劇演出原著很重要的角色,相信是他的代表作了.
劇中演鳳喜的三叔,原著要突顯他愛財無情義的一面,在初期突顯不到,但後來總算可以,不過始終不及歷代演此角的演員.

甘山 飾演 大帥
甘山亦是效力亞視好多年的藝員,當中大部份都是配角,而且多是惡人為主.啼笑因緣裏的大帥戲好重要,而他總算成功演出大帥好色且暴力的一面,相信是他演來最具代表性的角色.所以在初版我曾詳細介紹.
精采片段

第3集: 家樹與鳳喜相認

第6集: 家樹再會秀姑 (第9集左右劉松仁和苗可秀有更精采的感情戲)

第9-13集: 麗娜用手段欲得家樹歡心,包括假扮鳳喜,唯更令家樹不悅,最後分手

第13集: 麗娜暗然離去,國英前來安慰

第17集: 麗娜再度回來,淑儀化妝以得國英欣賞,反被眾笑

第17集: 淑儀氣憤病死,國英後悔莫及

第18集: 雅琴半願意下排除異已,以為全取大帥歡心

第18集: 大帥最討厭壞女人,雅琴從此成為大帥虐待對象,最後更被殺

第22集: 大帥強搶鳳喜,對她時愛時恨,視如玩物

第25集: 家樹來救鳳喜,鳳喜被關鐵籠,因太念家樹接受不了被虐待變成半痴半傻

第25集: 秀姑以身犯險,色誘大帥,成功殺掉大帥可惜被捕

第25集最後一幕: 經過重重波折,家樹終能與鳳喜在一起,半痴半傻的鳳喜好像認得家樹,家樹不禁歡喜二人互相一笑,劇集亦完結了!
截圖只是為了讓沒看過的中國大陸朋友可以更有意會地分享到劇集的精采部份,並無侵犯版權意圖,盼望大家只可收藏,未經同意不得再轉載或盜連。所以圖中版權都是亞洲電視所有
---此帖由午夜兰花在2006-10-20 5:08:39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