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家听到一个相声段子,好好笑,拿来献给沙沙,您行行好,要是逗您笑了,就还偶点钱好不?
话说解缙少年时候,一年腊月里,解缙家豆腐坊新张,老爹要他写幅对子,解缙一想,要写个像样儿的对子来,于是走出大门来找题,一眼看到对面曹丞相府的后花园子,一大片青竹茂密,蹿出墙头很高,真好看.解缙一瞧,好题啊,于是回房,提笔写来, 上联是:门对千棵竹 下联是:家藏万卷书 横批是:大块文章
刚贴好对子不久,那曹丞相散朝回家,那曹丞相也做过御书房的老师,平常也喜欢舞文弄墨,这会特意要轿子绕到后街,看看沿街的买卖店铺门前的俗对子,好取个乐子. 瞧着瞧着,就到了这解家豆腐坊前头,一看, 上联是:门对千棵竹 哟!是拿我竹子为题! 捋着胡须再一看 下联是:家藏万卷书 “啊!”一着急,揪下四根儿胡子来,豆腐坊出了能人了! 这下联儿可不像话,小小的豆腐坊居然敢说家藏万卷书! 再一看那横批,更火儿大了,“大块文章?"简直是岂有此理!豆腐坊应当写“大块豆腐” 丞相越想越生气,刚想叫人去撕下对子,砸了豆腐坊,又怕别人说他以大压小,以官欺民.思索半天,打定主意, "对,这对子他是怎么写的,怎么贴的,我就要他自己怎么撕下去.你的上联不是“门对千棵竹”吗?我给你来个"门对空墙头". 于是招呼下人道"来啊,去后花园子,把所有竹子给我消去半截,把那竹子帽就墙给我扔出去.要让外面再看不到一棵竹子.快去!" 下人领命而去,不一会就都消完了,唏哩哗啦就扔了墙外一地.下人来复命,那丞相冷笑一声,道"去看看后面那豆腐坊,看门上那对子他撕了没?" 下人去到那豆腐坊一看,那对子还那儿贴着呢,咦,不是说五言对,怎么这是个六言对子呢? 原来那解缙在房中听外面唏哩哗啦的响,走到门口去查看,一抬头,哟!竹子都哪儿去了?再看一地竹子帽.这么好的竹子怎么给削下半截来?多可惜啊.咋会事儿呢?解缙眼珠一转,明白了,心说话,原来是为了我那对子啊.常言道:宰相肚内能撑船,可是这位曹宰相的肚子啊,甭说撑船,连饮只羊都不够。你是为我的下联生气了.我这豆腐坊敢写家藏万卷书,他那丞相府多没面子啊.他要派人来把我这对子撕了,又怕落人说仗势欺人,所以消了竹子,让我这对子落空,要我自己来撕.好啊,你度量这样小,可怨不得我来气气你.这对子啊,我非但不撕,我还再添字,我要不叫你把这竹子连根刨才怪呢.于是解缙回屋,裁了两块纸,一个写"短",一个写"长",到门口去贴上.贴好了,又跑回去叫道"“爹,人曹丞相知道咱们年下做的豆腐多,柴火会不够用的,把竹子帽儿都削下来,送给咱当柴烧,赶紧往里捡啦。" ”别胡说了,丞相那么好的竹子,他舍得给咱烧吗?” “您跟我看看就知道了。” 解老爹上外面一看,可乐了,两人就往院子里面抱,抱来堆了小半院子,才关上门,那下人就来了. 下人一看:好家伙,没撕!抹头跑回去 道"回丞相,小的去看了..." "那对子撕了吧" "没,不但没撕,好长出来一块" "胡说,对子怎么会长" "可不长了吗,现在是六言了" "写的是什么" “上联是:门对千棵竹短,下联是:家藏万卷书长”
"好哇!我这里竹子短了,他那里的书倒长了,气杀我也!你,去把竹子都连根刨了,隔墙给我扔出去。” 很快,竹子刨完了,全扔出了墙 下人跑来道"跟爷回,竹子都刨了" "一棵都没剩" "没,一干二净" "好,你去看看豆腐坊那对子撕了没" "是" 下人跑去豆腐坊门口一瞧:哟,怎么又多出俩字来?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解缙跟他爹捡完竹子帽回来不久,又听街上唏哩哗啦一通响,马上就明白了,就叫道"爹,丞相还怕咱们柴火够烧的,这会子把竹子连根刨了又扔出来了。”
"不能吧" "那咱瞧瞧去" 出门一看,可不是嘛.连解缙他妈也给叫出来,三人一起把竹子抱进来,堆满了一院子. 解缙想,你要我撕对子,我偏不撕,回到屋里,又又裁了两块纸,一个写"无",一个写"有",写完贴好,那下人正好来了,一瞧抹过头来往回就跑, "跟爷回,后面豆腐坊那对子啊...” "撕了?" "没" "没撕" "非但没撕,还有长出来一块了" "写的是什么" "是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 "..................."
---此帖由午夜兰花123在2005-8-7 11:47:11编辑 |